实验室新闻
Lab news-
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成果在PRB发表
2022-12-19 11:38:25近年来,亚铁磁自旋电子学成为纳米磁学和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备受人们的关注。亚铁磁是由两套具有不同朗德因子的亚晶格组成的磁有序体系,在其角动量补偿点,该体系不仅可以实现类似于反铁磁体系的超快动力…
-
张知之博士在Physical Review B发表研究成果
2022-11-15 9:16:15一般认为,由于铁磁体中的磁矩进动是右旋极化的,受角动量守恒的限制,左旋圆极化的微波 (光子) 无法有效地激发铁磁体中的自旋波 (其量子化的准粒子称为磁子)。这一定则被广泛地应用于“磁子-光子”、“磁子-声子”和…
-
宋玲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
2022-9-24 14:31:03在量子力学中,几乎所有算符都是线性或反线性的,如旋转、平移、宇称、时间反演等,这使得我们可以构建基于线性代数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非线性的平方根算符是少数的例外之一。历史上,狄拉克 (Paul Dirac) 通过对克…
-
王振宇博士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2-9-7 19:24:38涡旋自旋波因其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的属性最近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磁子的OAM属性为磁子通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由度,携带不同OAM量子数的涡旋自旋波具有正交性,可以用来加载不同的信号…
-
杨欢欢同学在Physical Review B发表研究成果
2022-8-30 11:42:14长程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比如电磁相互作用,引力,二维涡旋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此范畴。具有长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会展现出很多奇异的性质,比如负的比热和温度跳跃。另一方面,高阶拓扑绝缘体代表了一类新的…
-
王振宇博士研究成果入选APL Editor’s Pick
2022-6-14 9:55:31斯特恩-盖拉赫效应(Stern-Gerlach effect, SG effect)描述的是一束银原子通过空间不均匀磁场后分裂成两束银原子的奇特现象,如图1(a)所示。施特恩-盖拉赫实验首次验证了原子角动量的空间量子化,揭示了电子的自旋…
-
李志雄博士在Physical Review B发表研究成果
2022-5-27 9:07:42近年来,人们在光学、电子学、声学和中子等系统中观察到了奇异的涡旋态结构。由于这些(准)粒子携带量子化的轨道角动量,它们吸引了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可以应用于信息的编码,实现高容量的通信和计算。最近,轨道角动…
-
《Physics Reports》综述:量子磁子学
2022-4-28 14:55:53回顾百余年的电子工业发展史,基础电子元件经历了由真空电子管到半导体晶体管、场效应管,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化过程。如今电子设备单位面积上的元件数量越来越多,单个元件尺寸越来越小。由于存在量子隧穿效应,元…
-
杨欢欢同学在Nano Letters发表研究成果
2022-3-31 12:04:55探索新的物质相与相变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世纪,凝聚态物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利用自发对称性破缺对物质状态进行描述,通过引入序参量,人们利用朗道-金兹堡理论对物质的各种相及相变进行分类。1980…
-
李志雄博士在Phys. Rev. Applied发表研究成果
2022-2-19 15:17:38拓扑相的发现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物质分类的理解。拓扑相中出现的手性边界态有望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中发挥重要的应用。拓扑相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存在带隙的拓扑绝缘体;另一类是无带隙的拓扑半金属(如外尔半金属,…